close

古老的城市,隱約閃爍著令人讚嘆的光芒,經過積年累月不斷地綻放,直到被摧毀的那一刻止,其精神依舊飛揚:彷彿仍在風中聽見時光對話。

 

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矣。」這是一句出自《老子》的話,意思是說天下人所知道的美才是美,成了一種標準,那是不好的。的確,美用既定的標準來看待的確是會扼殺了「美」的生命。不過若是就句中的「美之為美」四個字來看美,不同角度的視角便又重新詮釋了整句話的感覺,於此,請容許我已「美之為美」四個字來作為我的觀點。

 

對於「美之為美」四個字,我的解讀是:「美,之為美」。因為美,所以才能成為唯美的事物。不過在此,沒有特定的對象、事件或物體,此刻範圍早已跳脫,任何事物都能夠加入「美」的討論行列;無論是藝術美還是生活美,都能使用自己一套方式詮釋體會到的美,並且分享於朋友或親人間,這也是一種說話及介紹的美,可不是嗎?

 

蔣勳在《天地有大美》一書中,引用《莊子》中一句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」為開頭討論生活中的美學,並舉了《莊子》一書中的〈庖丁解牛〉為例,說明了美的事物不單是只有在高雅殿堂才存在,轉而是在生活之中也能發現許多美的事物,只要有心留意,哪怕是基本的「食」都能事一件最美的事。書中以此觀點對食、衣、住、行四種生活中最密不可分的生活來談美,原來美可以談得如此輕鬆愉快。

 

生活在台灣,各地民俗風情都有著迷人的色彩,無論東、西、南、北,自有一套古時便流傳著的生活風情。隨著時代變換,許多流傳下來的風俗習慣,或許早已與現代生活顯得格格不入,受到排擠或失落、或是融入現代生活之中,逐漸變形。不過在這種現代與傳統的衝擊中,是否需要取得交流的平衡點?使傳統文化得以流傳,新文明得以永續發展,總不能忘了祖先流傳千百年以來的傳統吧!就算是文化意識、文化建築、文化藝術,同樣存在著相同的問題,雖然有相關單位或人士積極保護,但卻少了那份認同感及欣賞的美,越少人能夠體會、欣賞或鑑賞這些藝術、文化的美,那這些攸關文化的對象、事件或物體便會逐漸消失。

 

曾經,我對於自己所生長的故鄉陌生至極,每天上課下課所經過的路段只覺得熟悉,並不會刻意去記住,其餘感覺一點也不曾萌芽;甚至,覺得自己的家鄉一點趣味也沒有,生活中只有著固定的上課時間、惱人的各科考試以及滿路亂竄的老人家,是個乏味的自由監獄。這樣的感覺自從上學後都不曾改變過,幼稚園生活時期的菜市場亂竄、懵懂的小學生四處遊蕩、初叛逆的國中生自我放棄、自我意識高漲的高中生,無論敘述如何轉換,我的生活依舊在我的家鄉罷了─那一座乏味的自由監獄。

 

直到大學生活的開始,所有的一切都在變化,基本的食、衣、住、行都有了最大的轉變:食,是最根本的生活習慣,雖然有不同風味,只是驟變的口感使我一度想逃離;衣,是修飾自我外表的本能之一,原本以為差異不大,只是多變的氣候使我噴嚏連連,不得不添加衣物;住,是給予身、心、靈的外在保護,自由自在的空間,只是居住型態的改變使我憶起了家的溫暖與便利;行,是連結外在的基本要素,只是從搭車變成自己騎車,增添些許的風險。這些與原本家鄉不同的差異,使我一度想逃離那座城市。

 

大二時,與班上同學早已熱絡,每到假日,就是想著哪裡好玩、哪裡好吃等問題。一次,大夥兒聊到各自家鄉的特色時,其他同學如數家珍的一一點出當地風光、佳餚以及奇人異事,但輪到我時,腦子里卻是一片混亂,到底有什麼風光可以分享?有什麼佳餚可以提出來討論?有什麼奇人異事可以讓同學大開眼界?想破了頭卻也只想的到那麼幾樣,甚至地點相差甚遠。自那次討論後,腦海裡開始思考著幾個問題:我的家鄉究竟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?我的家鄉究竟保存我多少回憶?我的家鄉究竟有多少迷人且獨特的文化?想著想著,便萌起趁著寒假的空閒回到家鄉四處遨遊的想法。

 

既然是認識家鄉,那一定得先從地方文化下手,再由文化衍伸至其他當地色彩,若是由其他方面下手:食物、氣候、地形等等……,那程度八成不及由文化層面著手來的深入,畢竟文化之中可以包括了諸如食文化、地理文化、氣候文化。以此為考量,便鎖定文化中心做為第一站,得知博物館早已完工開展,就在過一條街處。二話不說,便是直奔博物館一探。透過文化中心與博物館的資料呈現,粗淺得知家鄉各項文化脈搏的分布、地方特色的自我意識、地方元素的多元融合等等……,都是從未深入接觸過的部分,自己心裡只覺得汗顏。

 

深入探討後的結果,我深深愛上自己的家鄉,那一個伴我成長的家鄉。每到一處景點閒遊,心裡越是一份愁恨,恨自己為何沒有及早認識家鄉之美;每到訪佳餚食處,心裡越是一份感嘆,感嘆佳餚就在自己家鄉,不需遠至他鄉尋找;每尋訪地方奇人異事,心裡越是一份讚賞,讚賞著自己家鄉有事如此多彩多姿,奇人異事不再是神話,因為自己所居住的家鄉早就充滿了傳奇與故事。

 

對於這些風光景點、佳餚、奇人異事,大學畢業前只要有機會,回到家鄉一定抽空走訪一次,再次體驗家鄉之美。一次又一次,陶醉在家鄉的氣味中,至今難以忘懷。迄今,回到家鄉讀書,有空便是帶著相機與筆記本四處捕捉家鄉倩影以及大地的氣息;這些還不夠,還得把家鄉的各項文化背景也一併裝入我的眼界之中,將這一切整理成一份家鄉的介紹,這是有別於觀光局或當地文化局所設立的目的。去掉那些官方所修築的風光建築物,介紹適合放鬆心靈的幽徑深處;或是適合獨自啜飲這城市來去一切的小館;又或者是介紹能將自我經驗分享的奇人佳友,一同暢談人間世,如此樂事,皆美哉。

 

「家鄉」在我眼裡,雖然是個趨於老年化的城市,但依舊存在著許多原有的風貌及文化,猶如一位上了年紀的貴婦,雖然年華已逝,風韻卻永存不變;這位貴婦擁有許多風貌等待被發現、擁有許多故事等待被聆聽。家鄉兩個字,對許多人來說都是夢裡最深層的呼喚、是心裡深處最嚮往的淨土,無論東、西、南、北,各地都有著不同的文化習俗,懂得欣賞的人也不在少數,各自以文字、照片、影像為這些文化留下永恆的身影。

 

家鄉固然是心中的淨土,不過世界各處都存有美的基因,如同稍前提過:沒有特定的對象、事件或物體,此刻範圍早已跳脫,任何事物都能夠加入「美」的討論行列。因此,不妨在認識家鄉之餘,也試著到戶外找尋與家鄉不同類型的文化,欣賞著不同層次的美,或許更能使心裡鑑賞美的體悟更上一層樓。逐漸的,我也愛上了大學時期所在的地方文化:以「美」的觀點來賞析那做曾令我想逃離的城市,是我所從未料想到的。因此,「美,之為美」,提供了一套詮釋「美」的方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揚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