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在玄奘生活四年的時光,難免會跟一些出家師父有所接觸,有些師父是很善解人意、有些師父是很和善溫柔。慢慢的,覺得這是該有的態度,對,「我」所認為出家人該有的態度。也許是一開始的想像就過於高遠,把出家師父或是在家居士都一律視為有善心、善念的層級。

  正好三次碰到出家眾在我面前失了修行者該有的風範。一次是說:「原來你們有系財產喔?」這種輕蔑的話語怎會是由一位師父口中說出?頓時覺得那一深灰裟蒙了一層灰;一次是來問事情,因為宗教系助理休假,這位師父問的是論文提口考的日期,因為系所不同日期就不一定會相同。這位師父聽不下解釋,說了:「啊問你沒用啦。」這句話聽得讓我打冷顫,心裡一股怒火也隨之而上,不過還是忍了下來;最近一次是今天下午在系辦,同學在幫忙印系上的資料,一位師父走進來說:「我只有兩張,你是不是該先讓我印?」基本禮貌都沒有了,根本沒有幫的必要。

  幾次都忍下來,是因為佛書中總會提到要禮遇三寶。佛、法、僧都是要歡喜恭敬,但是這些師父的行為已經不足以被尊敬,甚至該褪去那一身袈裟才是。很想問問他們,如果無心皈依,那為何還要出家?為何還要六根不淨的惹塵埃?也許今天跟我聊天的師父說的對:「再怎麼樣他們也是出家『人』嘛!」這話真的很明確點出弊端,正因為是「人」,所以出家是他們的職業,是他們在這社會上所呈現的面相。

  佛家不論男、女,皆認為是「色相」,如同見佛是佛的道理一般,所以在佛教中並無性別之分。只是不解的是,都已經破除「色相」一關,怎地「無相」、「無我」、「無念」等仍破不了?依舊執著著某一人、事、物。究竟是修這一身光采還是修這一心歡喜?

  或許是「我見」造成這些論點,但若真要以佛經的角度來看,依舊是不足以稱為「出家眾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揚塵 的頭像
    揚塵

    揚塵

    揚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